首页 资讯 正文

莱芜“齐鲁情 映山红”片区:打造全域景区化乡村、红色旅游新名片

体育正文 216 0

莱芜“齐鲁情 映山红”片区:打造全域景区化乡村、红色旅游新名片

莱芜“齐鲁情 映山红”片区:打造全域景区化乡村、红色旅游新名片

“九龙观澜”片区(piànqū)位于济南市钢城区(gāngchéngqū)西北部,涉及颜庄(yánzhuāng)街道澜头村(lántóucūn)、柳桥峪村等9个行政村,总面积21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8015人。以“农文旅深融共生”为主轴,深耕文化底蕴和生态优势,构建“传统(chuántǒng)文创+红色研学+康养度假+农产展销”沉浸式体验集群,打造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新实践。 因地制宜,以文兴产焕活力。依托清代古建、知青大院以及生态资源(zīyuán),差异化布局“种养游购学”多元体系。澜头村承袭古村文脉(wénmài),以非遗文创园对话历史,联动“中国芯”番茄繁育推展示平台(píngtái)基地,演绎匠心守艺+数字农耕的双向奔赴。柳桥峪村赓续山水灵韵,串联(chuànlián)梯田花椒林、荷香谷产业园,贯通田园美学+物产增值的共生链条;孙家庄村融合红绿(hónglǜ)资源,将未央山居民宿、柿子树下露营地与(yǔ)红色记忆展馆交融,打造山林疗愈+红色文教的乡村(xiāngcūn)会客厅。 双轮驱动,专业(zhuānyè)赋能强引擎。一方面,坚持党建引领(yǐnlǐng)。聚力(jùlì)推进农村“三变”改革,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打造柳桥峪“荷香谷”产业园、孙家庄村“酱滋味”工坊等小微富民产业,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。另一方面,导入专业运营(yùnyíng)。引进山乡集团、鲸喜文旅等,构建策划、开发、运维全周期链条,推动闲置资产向复合型文旅载体转化,农文旅项目从(cóng)“单一业态”向“多元体验(tǐyàn)”升级。 联农共富,新老协同固(gù)根基。建立(jiànlì)“新老村民共进”发展方式,由昌隆文旅、老董(lǎodǒng)种地等运营主体引进“新村民”,以工坊实训、田间课堂(kètáng)为载体,培育200余名村民转型为乡村运营生力军,带动户均增收超万元,构建“资源联享、技能联培、收益联创”的共富闭环,实现强村(qiángcūn)与富民同步发展。 钢城区颜庄街道澜头村(lántóucūn) 澜头村村域(yù)面积5300亩,耕地面积420亩,全村615户1600人,党员63人。2024年村集体收入(shōurù)(shōurù)达45万元,人均可支配收入3.15万元,2025年村集体收入预计达到110万元。获得中国传统村落、山东省景区化村庄等荣誉称号(róngyùchēnghào)。 文化筑基,古韵新(xīn)生。立足清代古宅、抗战遗址、知青大院(dàyuàn)等资源,修复吴家大院、刘家老宅,改造提升知青大院、乡村儒学大讲堂,系统呈现文化脉络。开发花鼓锣子、驻颜汉服馆、传统(chuántǒng)文化研学等互动体验,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,推动传统村落焕发(huànfā)新生机。 非遗创新,活态传承。打造“一颜万年 澜头古村”非遗文创园,盘活闲置民宅(mínzhái)20余处,引入鲸工坊(gōngfāng)、翟氏拓印、郝氏铁艺(tiěyì)等7家非遗手造工坊,配套建设食光“颜”究院、澜颜书局、铁艺基地、“好柿业(shìyè)”加工坊,配套市集销售酸枣芽茶、牛肉干等特色农产品。 三产融合(rónghé),协同发展。引入山乡集团(jítuán)、昌隆文旅、鲸喜文旅等企业组建运营矩阵,建设(jiànshè)山乡花雨澜山农文旅融合基地、老董种地“中国芯”番茄繁育推广基地,创新“参观+体验+研学”多元消费场景,推动(tuīdòng)产品变商品、资源变资产。 钢城区颜庄街道柳桥峪村(liǔqiáoyùcūn) 柳桥峪村村域面积7400亩,耕地面积690亩,全村487户(hù)1375人(rén),党员67人。2024年村(niáncūn)集体收入达(dá)60万元,人均可支配收入3.12万元,2025年村集体收入预计达到105万元。获得全国文明村、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(shìfàncūn)、全国生态文明村、国家森林乡村等荣誉称号。 党建引领强基。创新“和(hé)美连心 红映柳桥”党建品牌,推行党员党性(dǎngxìng)体检和党员积分管理,构建党建统领下的经济、法治、文化、生态、治理“六维融合”体系(tǐxì)。每年(nián)公开承诺为民办十件实事,连续20年保持零上访、零刑案,常年(chángnián)保持问题办结率100%、群众满意度100%。 乡村善治破题。创办(chuàngbàn)村级报刊《新柳桥》,打造党群沟通智慧平台;组建(zǔjiàn)“春暖花开”艺术团,每年开展文艺活动40余场。创新(chuàngxīn)“家有喜事就栽树”方式,相关经验登上央视《焦点访谈》,红白理事会案例入选(rùxuǎn)全省“基层治理百佳”。 生态变现富民(fùmín)。坚持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,建成峪发合作社、“荷香谷”农业产业园,配套(pèitào)柳桥市集(shìjí)、助农超市、电商直播间等商贸平台,打造山楂、花椒、柿子、核桃等370万斤干鲜果供应链。 钢城区(gāngchéngqū)颜庄街道孙家庄村 孙家庄村村域面积4800亩(mǔ),耕地面积220亩,全村147户、380人,党员(dǎngyuán)21人。2024年村集体(jítǐ)收入(shōurù)26万元,人均可支配收入3.03万元,2025年村集体收入预计达到50万元。获得山东省景区化村庄、济南市绿化示范村等荣誉称号。 红脉赓续,铸魂育人。围绕“有址可(kě)寻、有物可看、有史可讲、有事可说”,以孙守功等6位烈士事迹为核心,系统修缮英雄(yīngxióng)胡同、烈士故居(gùjū),建成全景式村史馆,复原(fùyuán)历史场景并增设互动展陈,形成“故居探访—胡同寻迹—展馆研学”红色教育链条。 绿道生金,景村共融。依托卧虎山—黑龙潭生态资源带,打造“未央(wèiyāng)山居”石砌民宿群,配套(pèitào)星空露台、山泉茶室、杏园(xìngyuán)咖啡等特色场景。开发“柿子树下”露营基地,配套彩虹滑道等体验项目,可(kě)容纳近400人休闲娱乐,多次荣登济南市露营基地热搜榜第一。 产业破题,文化赋能(fùnéng)。以(yǐ)韭菜崮民间传说为切入点,建设“酱滋味”工坊、农产品展销体验中心、豆腐工坊等,研发韭菜酱、韭菜面食等深加工产品,延长“种植—加工—体验”的(de)韭菜产业链条。 (大众新闻记者 姜斌 杨学莹(yángxuéyíng))
莱芜“齐鲁情 映山红”片区:打造全域景区化乡村、红色旅游新名片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