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投本体还是投造螺丝钉?资本重新思考机器人投资逻辑

体育正文 89 0

投本体还是投造螺丝钉?资本重新思考机器人投资逻辑

投本体还是投造螺丝钉?资本重新思考机器人投资逻辑

一位投资人站在(zài)头戴拳击头罩(tóuzhào)、手戴红色拳套的宇树G1机器人身旁,比出了一个大拇指。在现场摄像的镜头里,他说:“我来(wǒlái)寻找下一个宇树。” 这一幕发生在5月25日杭州“具身智能·智启未来(wèilái)”产业与资本对接会现场。身穿拳击装备的(de)“迎宾”宇树机器人成为(chéngwéi)了每一个投资者与企业高管口中议论的对象,投到(tóudào)下一个宇树成为了一些投资者的目标。 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(GGII)数据显示,2024年(nián),中国(zhōngguó)人形机器人领域(lǐngyù)共发生71笔融资,涉及金额(jīné)84.5亿元,与2023年相比,融资案例数量同比增长(zēngzhǎng)274%,融资金额同比增长226%。截至2024年,本体企业中优必选(09880.HK)和傅利叶智能融资轮次最多,二者均融资十轮,融资金额分别为(wèi)10.15亿港元和8亿元人民币。 多位在现场的投资人告诉(gàosù)第一财经记者,资本追逐的是方向明确且兑现路径清晰的赛道。相比充满想象力的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,在越来越多投资人眼里,硬件基础设施、关键零部件甚至是面向具体工业场景的“机器人+”系统反而(fǎnér)是更(gèng)稳健的选择。高盛研报(yánbào)数据显示,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市场规模(guīmó)将突破5000亿元。 也正因如此,“到底该投(gāitóu)本体公司,还是先投螺丝钉”的争论开始出现(chūxiàn)。 面对这场变革,投资机构布局需要兼顾短期技术突破与长期场景深耕。作为一个供应链冗长(rǒngcháng)、技术栈复杂的行业,浙民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冠鑫认为“没有(méiyǒu)任何一家企业,能够独自把产业链上的所有(suǒyǒu)事情(shìqíng)干完。” 他(tā)告诉第一财经记者,他的逻辑(luójí)是要和产业方一起锁定产业的确定性(quèdìngxìng)机会,再拿出一些钱来博高风险、高收益的事情。2024年年底,浙民投与禾川科技、衢州信安资本、龙游汇龙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人形机器人产业基金,该(gāi)基金将用于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基金。 至于周冠鑫提到的“确定性机会”,他向记者表示,确定性机会需要找到企业的第二条增长(zēngzhǎng)曲线。“对于有些自动化、工业制造企业来说,他本身可能(kěnéng)有第一增长曲线做保障,但(dàn)这个增长曲线也许速度在放缓、毛利很低。”从这样企业中(zhōng)生长出来的具身智能行业的第二曲线,往往能够依托主营业务的供应链和制造基础设施(jīchǔshèshī),在海内外的竞争中凭借高可靠性和高性价比占据(zhànjù)市场份额。 去年10月,主营底盘零部件等业务的北特科技(603009.SH)宣布(xuānbù)与江苏(jiāngsū)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(kāifāqū)管理委员会签订《投资(tóuzī)协议》,在昆山开发区投资18.5亿元建设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行星滚柱丝杠研发产业化基地项目。 今年2月,主营汽车零配件等业务的五洲新春(603667.SH)则发布公告,表示将会与(yǔ)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、新昌县高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《投资(tóuzī)协议》,拟投资生产行星滚柱丝杠、通用机器人专用轴承等产品,项目计划总(zǒng)投资约15亿元(yìyuán)。 东莞科技创新(xīn)金融集团(jítuán)有限公司(yǒuxiàngōngsī)副总经理刘辉更看好新AI终端的上游和基础设施建设,如人形机器人的上游核心零部件。“我们看到很多媒体和产业都在关注一些本体企业(qǐyè),但对于我们来说,投这条赛道(sàidào)还是要谨慎。”他认为,投资人如果想要投资具身智能本体企业,那就是一个“砸赛道”而非砸单个企业的事情。 在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之间,资本既在寻找(xúnzhǎo)“第二增长曲线(qūxiàn)”,也在押注“下一个宇树”能否走出展会,真正落地。 刘辉告诉记者,人形机器人(jīqìrén)赛道竞争激烈,技术创新也有成本高昂(gāoáng)和落地的不确定性。“投资人通常看的是线性增长(zēngzhǎng),遇到非线性的成长怎么消化,也是这个时代的投资人需要做的功课。” (本文(běnwén)来自第一财经)
投本体还是投造螺丝钉?资本重新思考机器人投资逻辑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